8个鬼子追一个女人,他咔哒一声,成了所有人的阎王
那片要命的浓雾里,谁也瞧不清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就听见刺刀往枪口上安的那一声“咔哒”,清脆得像命运断裂的声音,一个人的命,就此拐了个大弯。
山东淄河边上,春寒料峭,河滩上的芦苇才刚冒出点尖儿,根底下那股子湿冷劲儿,直往骨头缝里钻。郑希和就一个人猫在那儿,仔仔细细地擦着他那杆“汉阳造”,寻思着擦完就该回营地了。
这杆枪,从他穿上军装那天起就没离过手,是老了点,可顺手啊,跟自个儿的胳膊腿似的。
他压根就没想过今天会开杀戒,连个敌人的影儿都没见着。可老天爷不让你安生,你也没辙。芦苇荡那头,猛地传来一声女人的尖叫,那声音,能把人的心都给揪出来。
紧跟着,就是一阵叽里呱啦的日语叫嚷声。
他手上的动作停了,慢慢放下枪,身子压得更低了,轻轻拨开眼前的一簇芦苇,往外瞅。好家伙,八个日本兵,跟撵兔子似的,正追着一个抱着娃的年轻婆姨。
那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当娘的跑得跌跌撞撞,一不留神摔了个大马趴。一个鬼子兵狞笑着就扑了上去,一把薅住了她的衣角,眼瞅着就要出大事。
搁在当时,脑子灵光点的,都知道趴着别动是顶顶聪明的选择。活命嘛,不丢人。
可郑希和没动,心里头却像着了火。他师父当年教他拳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至今还烙在心上:“人活一口气,是条汉子还是个孬种,就看这种时候。”
他没吭声,也没咋呼,手腕子一翻,就把那冷冰冰的刺刀给装上了枪头。动作轻得跟猫似的,可金属撞在一起那点细微的“咔哒”声,还是传了出去。
两个鬼子耳朵尖,立马扭过头来。
郑希和也不躲了,索性站了起来。枪一抬,没半点犹豫,“砰”的一声,枪响了。
一个鬼子应声倒地。他没等那家伙彻底躺平,一个箭步冲上去,手里的刺刀毫不含糊地就送了进去。另一个鬼子哇哇叫着扑过来,他反手就是一记枪托,结结实实地抡在了那家伙的后脑勺上。
干净,利索,没一点多余的动作。
你可别以为这是愣头青的瞎冲动。郑希和这小子,身子骨壮得跟头小牛犊似的,从小家里穷,啥重活没干过?后来还正经练过几年的查拳。
查拳这门功夫,讲究的就是个舒展大方,蹿蹦跳跃,动起来跟一阵风似的,最适合在芦苇荡这种复杂地形里腾挪闪躲。
当了三年兵,真刀真枪地干过仗,他心里门儿清,什么时候该动手,怎么动手最省劲儿。他那枪托砸的位置,正是陆军操典里讲的要害,一下就能让人彻底歇菜。
枪法准,身法灵,这可不是靠运气,是拿命换来的本事。
可对面还有六个呢,听见枪响,全都端着枪围了过来。郑希和压根没想跟他们硬拼,身子一矮,就钻进了那片浓得化不开的芦苇荡,眨眼就没了影。
那天那场大雾,真是老天爷帮忙。人影都看不清,声音传出去也是飘飘忽忽的,根本分不清方向。
对郑希和来说,这简直就是绝佳的猎场。
他时而趴下,时而翻滚,脚步声忽东忽西,故意绕出个迷魂阵。把那几个鬼子耍得团团转,一个个引到身边,然后就靠那柄上了刺刀的汉阳造,还有绑腿里藏着的那把短刃,无声无息地解决掉。
他那三发子弹,从头到尾就用了一发。剩下的,全是贴身肉搏的活儿。
那几分钟里,没人能说清他是怎么动的。只知道,等那女人抱着孩子战战兢兢地从芦苇荡里走出来时,身后再没有一个站着的日本兵。郑希和也跟着走出来,脸上没啥表情,就是军装上溅满了血。
这事儿在当时没怎么传扬,部队里知道的也不多。可打那以后,他就被提拔成了连长。
后来打临沂,那仗叫一个惨烈。他带着全连弟兄第一个往上冲,身上中了好几枪,血都快流干了,就是不肯退下来。硬是把敌人的阵地撕开一个口子,他带着人从那口子杀进去,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仗打完了,他又升了,当上了副营长。
有一次部队行军,他眼睛毒,瞧出营长和一个连长不对劲,这俩人嘀嘀咕咕的,想把整个营拉出去,投靠个地方军阀。
他啥也没说,也没去告状,就私下里找了六连的指导员通了个气。俩人一合计,找了个机会,趁着夜色把那俩货给甩了,神不知鬼不觉地带着整个营的弟兄绕了个大圈,又回到了主力部队。
那一次,一个兵都没少,队伍也保住了。
这些事,他自个儿从来不往外说,战功也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他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疤,跟地图似的,退伍的时候,领了个二级残疾证,走路都有点一瘸一拐。
可一九五零年,抗美援朝的号角一吹响,他第一个就跑去报了名。
别人劝他,他咧嘴一笑,就一句话:“仗打到一半,哪有停下来的道理?”
那时候,他已经是42军126师378团的团长了。在朝鲜,他碰上了最硬的骨头。黄草岭阻击战,他面对的,是美国佬最精锐的海军陆战队第一师,那帮人可不是善茬。他带着全团弟兄,硬是在阵地上顶了十几天,跟钉子一样,死死掩护着后方主力部队的转移。
后来,他又带人啃下了孟山城,立下大功。
可惜啊,英雄的命,没能撑到看见胜利的那一天。一九五零年的冬天,冷得能把骨头冻裂。美军的飞机跟疯了似的往下扔炸弹,他正在指挥所里部署任务,一颗炸弹下来,当场就牺牲了。
他走的时候,才二十多岁,连个媳妇都没娶,更别说留下个一儿半女了。
他的名字,就刻在朝鲜那片土地上的一块墓碑上,孤零零的,守望着他用生命换来的安宁。
有人说他这人命硬,我看不是。他不是命硬,是心硬,是骨头硬。他难道不知道害怕吗?肯定也怕。可他心里有杆秤,知道有些事,要是不去做,那这辈子晚上都睡不踏实。说白了,有些人,天生就挺着个腰杆,你让他弯腰,比杀了他还难受。郑希和,就是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