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出口暴涨174.6%,宁德时代还能独霸2025年吗?

 意昂体育介绍    |      2025-07-29 08:37

储能行业这两年真是风头无两,谁要还觉得这是个小众赛道,那可就真得重新洗洗眼睛了。2025年刚过半,中国储能电池出口量已经飙到45.6GWh,同比暴涨174.6%。这个数字,不仅让动力电池的26.5%增长望尘莫及,还直接占了全国电池总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多。别说国内市场,就连海外也上演了一场“抢中国货”的大戏。

为啥全球突然都盯上了中国的储能?归根结底,还是新能源革命带来的新难题——光伏、风电这些家伙脾气太大,一会儿多一会儿少,把各国的老旧电网折腾得够呛。这时候,稳定又灵活的储能系统就成了香饽饽。你看澳大利亚、中东、非洲市场,一个比一个急着下单;美国嘴上加税,实际项目还不是排队等着用咱们家的产品,这买卖做得跟iPhone新品发布似的热闹。

当然,说到行业领头羊,大伙第一个想到肯定还是宁德时代。从动力电池横扫全球,到如今在储能领域继续狂飙突进——2024年出货110GWh,是第二名将近三倍不止。但别以为龙头企业高枕无忧,比亚迪、蜂巢能源这些后来者早已摩拳擦掌。其中蜂巢能源半年出口增速248.4%,直接把“黑马”二字写在脸上。人家短刀磷酸铁锂技术,不仅密度高成本低,还正好戳中海外客户最痛点:便宜耐用不挑剔。

再看看华为数字能源,人家一直低调务实,但今年靠智能组串式系统和强悍数字化能力,在欧洲、中东悄然拿下大片江山。在德国、意大利这样的精明市场,也照样吃得开。这说明什么?未来拼的不只是产量和价格,更是智能化和管理水平。不懂玩数据、不懂搞融合,只靠堆材料砸钱,很快就要被淘汰出局。

值得关注的是,新技术路线也开始崭露头角,比如星辰储能主打液流长时技术,一举斩获国内首个百兆瓦级项目。这些新势力虽然现在份额不大,但指不定哪天突然爆发,就像当年的锂离子一样改写格局。所以别只盯着老牌巨头,新锐玩家说翻盘就翻盘,有胆有识才有机会分羹。

面对如此激烈竞争,各路玩家想笑到最后,可不能只靠过去那套套路。一方面,要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把钠离子、电芯结构等关键环节做到极致;另一方面,要学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国家政策和需求调整策略,比如加强本地化服务、提前布局供应链。此外,“价格战”虽刺激,但长期来看只有提升品质与创新才能走远,否则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到最后全行业都没好果子吃。

话说回来,你觉得未来几年里,是宁德时代依旧一家独大,还是华为这样玩转智能的新贵更胜一筹?抑或是那些敢于押注新技术的小公司突然逆袭?当资本逐利遇见产业变革,这场没有硝烟的新赛跑,你准备站在哪边下注?

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点观察家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