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与欧盟达成反垄断和解
当地时间7月18号,欧盟委员会正式结束了对康宁公司“大猩猩玻璃”业务的反垄断调查,并和康宁达成了和解。康宁做出了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解决了欧盟之前对康宁在碱铝硅酸盐玻璃(也就是常说的“碱性AS玻璃”)市场上可能存在的独家协议所提出的竞争担忧。
其实,欧盟一直在调查康宁跟一些生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的公司签的合同,担心康宁在碱性AS玻璃市场已经占据了太大的主导地位。他们担心这些合同中可能存在不公平条款,比如独家供应或者最低采购要求。这些做法可能会让设备厂商被“锁死”在康宁的系统里,影响市场竞争,把其他竞争对手排除在外。
为了避免可能被罚款,罚款金额最高可达康宁全球营收的10%,康宁也拿出了一些补救措施,这样它还能在不损失太多利润的情况下继续经营。具体来说,康宁决定从合同中去掉排他性条款,取消欧洲经济区内的最低采购义务。另外,欧盟还规定了一个全球性的限制,就是不允许制造商从康宁订超过50%的玻璃订单。同时,康宁也取消了对最低采购承诺的价格激励措施。这些改变会在独立监督下持续9年。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苹果那边用的玻璃是康宁专门定制的,成分比较特殊,所以这部分不在这次调查范围内。
康宁被欧盟调查垄断行为
康宁是一家总部在美国的全球玻璃制造公司,专门生产各种工业和消费类用途的玻璃。他们有一种叫“碱性玻璃”的产品,特别耐摔,主要用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这些小屏幕设备上,作为屏幕的保护盖板。康宁把这个玻璃以“大猩猩玻璃”这个品牌来卖。
这种碱性玻璃其实有两个常见的类型,一个是铝硅酸锂玻璃,简称LAS玻璃;另一个是铝硅酸钠玻璃,叫NAS玻璃。
到了2024年11月6日,欧盟委员会开始正式调查康宁,担心它可能在碱性玻璃这个全球市场上搞垄断,影响公平竞争。初步调查显示,康宁在这个市场里占了很大的份额,处于主导地位。
另外,他们还发现,康宁专门为苹果公司开发的一些产品,是不对外公开销售的,因为这些产品有特殊的配方,只供苹果自己使用。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初步判断,康宁可能利用自己在碱性AS玻璃市场的主导地位,跟一些手机厂商(比如苹果这样的OEM)以及加工原玻璃的公司签了独家供应协议。这种做法可能会把其他做碱性AS玻璃的公司排除在市场之外,违反了欧盟《运作条约》第102条关于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定。
承诺调整与市场测试结果
为了回应委员会一开始的担忧,康宁做了一些承诺。从2024年11月25日到2025年1月13日这段时间,委员会对这些承诺进行了市场测试,并且还咨询了相关第三方,看看这些承诺能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竞争问题。
根据这次测试的结果,康宁调整了最初的承诺,最终提出了以下几项承诺:
1. 把“碱性AS玻璃”和“透明玻璃陶瓷”这两个材料也纳入到承诺范围里,用在手机等手持电子设备的盖板玻璃上。之所以加上这两个材料,是因为未来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可能会更广泛地使用这种覆盖材料。不过,这些承诺不适用于康宁和苹果之间的协议,因为委员会认为康宁为苹果开发的盖板玻璃产品并不属于相关的市场范围。
2. 康宁会放弃目前跟原始设备制造商和成品制造商之间所有协议中的排他性条款,并且承诺以后也不会在新的协议中使用类似效果的排他性条款。
3. 在欧洲经济区(EEA)内,如果OEM需要购买用于在EEA销售的手持电子设备的碱性玻璃或透明玻璃陶瓷外壳,康宁不会明确要求他们必须买多少康宁的产品,也不会因为采购量而给价格上的优惠。
50%采购上限与专利执行限制
4、全球范围内:康宁不要求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或者他们的供应链,从康宁购买超过他们各自需求50%的产品,不管是(I)OEM对手机等手持设备所用的碱性AS玻璃和透明玻璃陶瓷盖的全球总需求。如果没有这些单独的上限,康宁就可能针对那些有独家采购要求的敏感市场,比如LAS玻璃和透明玻璃陶瓷盖,来施加限制,同时还能遵守整体的50%上限。而且,康宁也不会把采购量作为获得价格优势的条件。
5、康宁也不要求精加工厂商从自己这里购买超过他们全球对碱性AS玻璃(包括NAS玻璃和LAS玻璃)以及手机用透明玻璃陶瓷盖总需求的50%。同时,康宁也不会在这些采购要求上要求对方提供价格优势。另外,康宁不会针对这些产品中的任何一个细分市场(比如NAS玻璃、LAS玻璃或透明玻璃陶瓷)设置采购要求,也不会把价格优势当作前提条件。这意味着精加工厂商可以自由决定怎么在不同材料类型和数量上满足这个50%的总体上限。
6、在执行与抗破损盖板玻璃相关的专利时,如果这些专利属于康宁的承诺范围,那么它们的诉讼只能基于专利侵权,而不是合同违约。此外,康宁不会使用其他合同手段(比如罚款)来强化自己的专利权利。
反规避条款与承诺落实
7、在标准里加入一项反规避条款,同时附上的解释说明进一步解释了这个条款的意思。
8、把承诺的内容用英语和中文普通话,向主要的利益相关方(比如原始设备制造商和成品制造商)进行沟通。
欧盟委员会认为,上述这些最终承诺能够解决他们在初步评估中对康宁公司行为所担心的竞争问题。因此,他们决定让这些承诺对康宁具有法律约束力。
这些承诺一共有效9年,适用范围是全球的。会说中文的监督受托人将负责确保这些承诺得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