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后院彻底失守?50年死敌突然握手,莫迪这才发现不对劲
南亚的地缘政治棋盘上,最近落下了一枚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棋子,一枚足以让整个棋局重新洗牌的棋子。
巴基斯坦的副总理兼外长,伊沙克·达尔,踏上了孟加拉国的土地。这可不是一次寻常的访问,这简直就像是两个结了半个世纪血仇的江湖大佬,突然坐下来喝茶,还相谈甚欢。
双方不仅谈了,还签了一堆协议,其中最扎眼的一条,就是互免签证。这意味着,普通老百姓可以自由往来。要知道,就在不久前,这两国国民看对方的眼神里,还都带着历史遗留下来的刀光剑影。
这场“历史性访问”,就像一道惊雷,把新德里给震醒了。印度一直把自己当成南亚这片院子的大家长,可如今,院子里两个积怨最深的兄弟,居然背着他勾肩搭背了,这让大家长的脸往哪儿搁?
要理解这其中的震撼,得把时钟拨回到1971年。那一年,鲜血染红了恒河三角洲。
当时的孟加拉国还叫“东巴基斯坦”,和今天的巴基斯坦本是一个国家,却被印度隔在了两边,成了两块不相连的飞地。地理上的隔阂,加上经济上的剥削和文化上的压制,让东边的孟加拉人早就心怀不满。
导火索点燃后,一场惨烈的独立战争爆发。巴基斯坦军队的镇压手段极其残酷,根据孟加拉国官方的说法,那场浩劫导致了三百万人丧生,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种族灭绝。虽然巴基斯坦方面从不承认这个数字,也拒绝为此道歉,但这笔血债,成了两国之间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
五十多年来,这道伤疤从未愈合。孟加拉国的教科书里,巴基斯坦是侵略者;而在巴基斯坦的叙事里,那是一场分裂国家的叛乱,背后还有印度的黑手。两国关系,基本上就是冰封状态,连最基本的信任都谈不上。
可现在,冰山就这么融化了。达卡的街头迎来了伊斯兰堡的贵客,双方的国旗并排飘扬。这一幕,对印度来说,比看到巴基斯坦又试射了一枚导弹还要难受。
印度难受,是因为孟加拉国曾被它视为最铁的“小兄弟”。在哈西娜执政时期,印孟关系好得蜜里调油,新德里几乎把达卡当成了自己东进战略的桥头堡。
但风云突变,就在几个月前,一场由学生抗议引发的政治风暴,将执政多年的哈西娜赶下了台。这位“铁娘子”的离开,也带走了新德里在达卡的全部安全感。新上台的临时政府,显然不想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看印度的眼色行事。
外交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孟加拉国的新政府需要寻找新的平衡点,而与宿敌巴基斯坦缓和关系,无疑是向印度发出的一个最强烈的信号:我长大了,我有自己的想法了。
更让莫迪头疼的是,这根本不是个例。放眼整个南亚,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在忙着跟印度“划清界限”。
在北边,尼泊尔跟中国的经济走廊搞得热火朝天,对印度的依赖越来越小。在南边,马尔代夫新总统上台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印度撤走驻军,把“印度滚出去”的竞选口号变成了现实。就连常年接受印度援助的斯里兰卡,也开始对印度军舰的停靠变得谨慎起来。
印度这个“南亚霸主”的头衔,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色。过去那种大家长一挥手,小兄弟们就紧紧跟随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院子里的孩子们,都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那么,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能让一对积怨半个世纪的死敌坐到一张桌子前呢?答案,指向了东方。
就在巴基斯坦外长访问孟加拉国的两个月前,在中国云南的昆明,一场看似不起眼的三方副外长级会晤悄然举行。与会者,正是中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会上,中国副外长孙卫东说得非常明白:巴孟两国都是中国的好邻居、好伙伴,三方加强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这番话,在当时听起来可能只是外交辞令,但现在回过头看,那分明就是一份精心设计的路线图。
北京没有像华盛顿那样,咋咋呼呼地满世界搞“拉架”外交,而是像个老道的棋手,润物细无声地布了一个局。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早已是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最重要的经济伙伴。有了经济利益这个压舱石,再来撮合政治上的和解,自然是水到渠成。
这背后,是中国对南亚战略的深刻洞察。北京很清楚,印度一直把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嘴上说着要合作,背地里的小动作却从未停止。
就拿台湾问题来说。印度外长苏杰生当着王毅外长的面,信誓旦旦地重申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可王毅前脚刚走,印度的一些官员和媒体后脚就出来“澄清”,说什么中国“误解”了印度的立场,还要继续和台湾的民进党当局加强勾兑。
这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玩法,印度玩得不亦乐乎,自以为能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捞取最大的好处。
可北京不是傻子。你既然玩两面派,那我也没必要对你客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这次历史性和解,就是中国在南亚棋盘上落下的一记“后手”,一记敲山震虎的妙招。
这步棋告诉新德里一个非常清晰的道理:南亚这个地方,不是你印度的世袭领地。没有你,大家一样可以玩得转,甚至玩得更好。你如果继续在核心利益问题上摇摆不定,那么一个绕开印度的南亚新格局,就会加速形成。
巴孟破冰,直接压缩了印度在东部的战略空间。尼泊尔、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的离心离德,则让印度苦心经营的“朋友圈”日益空心化。西边的巴基斯坦本来就是死对头,现在东边和南边的邻居也开始不听话了,印度发现自己正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
莫迪政府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已经不是怎么在世界上当“有声有色的大国”,而是如何稳住自己家门口的基本盘。那个“世界导师”的梦想还没起飞,后院的篱笆就已经快要倒光了。
在我看来,南亚的这场变局,本质上是时代变了。过去那种一个地区强权可以对周边小国颐指气使的时代,正在慢慢落幕。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的浪潮,给了所有国家更多的选择。孟加拉国也好,马尔代夫也罢,它们不再需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印度这一个篮子里。中国提供了另一种可能,一种基于经济合作、互利共赢的可能。对印度而言,与其抱怨邻居们“背叛”,不如反思一下自己的“大家长”做派是不是太过霸道,太过理所当然。南亚这张牌桌上的玩家越来越多了,想继续当庄家,莫迪得拿出点真本事,而不是总想着靠老祖宗留下的地缘优势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