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甘肃、新疆、贵州、安徽因地制宜,安全合理开发浅层地热能供热,鼓励开发中深层地热能供热

 意昂体育介绍    |      2025-08-30 04:20

广东、甘肃、新疆、贵州、安徽:因地制宜开发地热能,构建绿色供热新格局

一、政策引领:分类推进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开发

五省均出台专项政策,明确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开发路径:

广东:发布《广东省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要求“浅层地热能供热项目需完成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中深层项目需通过专家论证”。

甘肃:印发《甘肃省中深层地热能开发指南》,提出“浅层地热能供热覆盖率超30%,中深层项目优先布局兰白经济区”。

新疆:将地热能开发纳入《新疆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浅层地热能用于民用建筑供暖,中深层项目服务工业园区”。

贵州:出台《贵州省地热能开发利用实施方案》,规定“浅层地热能供热项目实行备案制,中深层项目需开展资源评估”。

安徽:通过《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鼓励“浅层地热能供热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中深层项目配套储能系统”。

二、技术路径:浅层与中深层地热能开发模式

浅层地热能开发

广东湛江:某住宅小区应用地源热泵,供热效率达4.2,年替代标煤800吨。

安徽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采用浅层地热能供热,覆盖20万㎡建筑,运维成本降低40%。

技术特点:通过地埋管(深度100-200米)交换土壤热量,采用热泵技术提升供热效率。

使用场景: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学校等中小型建筑。

代表项目:

中深层地热能开发

甘肃天水:职教园区项目单井取热量500kW,供热面积10万㎡,资源利用率85%。

新疆昌吉:中深层地热供暖项目结合风能发电,实现“零燃煤”供热,年减排CO₂ 5万吨。

:通过密闭套管深入地下2000-3500米,提取岩土体热量,供热稳定性超99%。

:城市新区、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园区等高负荷需求区域。

三、安全管控: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

资源评估:五省要求中深层地热能项目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精准定位热储层。例如,贵州毕节项目通过光纤测井技术,将钻井成功率提升至95%。

环境监测:部署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传感器,实时监控开发影响。广东湛江项目安装50个监测点,未发现地下水污染。

应急预案:制定井控、设备故障等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演练。甘肃天水项目每年组织2次应急演练,故障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

四、未来规划:地热能供热占比持续提升

到2025年,五省计划:

浅层地热能供热:覆盖新建建筑30%以上,广东、安徽目标达40%。

中深层地热能供热:建成示范项目50个,甘肃、新疆目标覆盖工业园区50%。

技术创新:研发“地热+储能”一体化系统,提升供热灵活性;推广AI负荷预测,降低运维成本。

结语五省通过“浅层普及、中深层突破”的策略,正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地热能供热体系。从住宅小区到工业园区,从土壤热交换到岩体取热,地热能正以“清洁底色”赋能建筑领域碳达峰,为全国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的“五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