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那个寒冷的清晨,西藏某军用机场的警报声刺破长空。
飞行员王建国连飞行服都没来得及系好就跳进了歼-7的座舱,地勤老李扯着嗓子喊:"老印的飞机又来了!这次是两架!"王建国咬着牙发动引擎,狗日的印度人这月都来第三回了。
机舱里的仪表盘亮起刺眼的红光,海拔表显示已经超过7000米。王建国感觉胸口像压着块大石头,这破飞机在高原上就跟得了哮喘似的。透过座舱盖,他清楚地看见那架印度米格-25在头顶上耀武扬威,那速度,那高度,自己的歼-7连人家尾气都吃不着。地面指挥所传来无奈的命令:"返航吧,追不上了。"王建国狠狠砸了下仪表盘,憋屈,真他娘的憋屈!
那时候的中国空军在西藏就是受气包。印度人从平原机场起飞,战机满油满弹,一个俯冲就能杀到藏南。咱们的机场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得跟抽了真空似的,战机发动机功率直接掉三成,载弹量少一半,滑跑距离得多出200米。老飞行员们都说,这感觉就像绑着沙袋跑马拉松,还没开打就先输了一半。
印度空军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们的米格-25侦察机要来就来,想走就走,最嚣张的时候都飞到成都上空拍照片。地面雷达兵气得直跳脚,又拿它没辙。那玩意儿能在3万米高空以2.5倍音速飞行,咱们最好的歼-8极限高度才2万米。有个地勤老兵回忆说,每次看见米格-25的航迹,指挥所里静得能听见针掉地上的声音,那滋味比挨耳光还难受。
更气人的是印度苏-7战斗轰炸机的低空挑衅。这些家伙专挑山谷飞,贴着中国运输车队的头顶呼啸而过,连车上装的啥都拍得一清二楚。高炮部队倒是想打,可人家飞得比燕子还灵活,炮弹全放了空炮。有个连长苦笑着说:"这跟拿弹弓打无人机有啥区别?纯属听个响!"
转机出现在1992年。当第一批苏-27降落在安徽某机场时,地勤人员都看傻眼了。这飞机块头大,航程远,高原性能还特别强。有个机械师摸着锃亮的机身直乐呵:"这下可算有能治印度人的家伙了!"果然,苏-27进驻拉萨后,印度飞机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嚣张了。
新世纪的中国空军就像开了挂。歼-10服役后,印度那些老旧的米格-21就跟玩具似的。等到歼-20横空出世,局面彻底反转。这隐身战机在雷达上就跟幽灵一样,印度飞行员到现在都没搞明白该怎么对付。有个参加过中印联合演习的印度飞行员私下说,跟歼-20对抗就像在黑暗里跟人打架,还没看见对手在哪呢,自己就先被"击落"了。
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时,印度空军突然发现情况不对了。他们的苏-30MKI刚起飞,雷达上就出现不明信号。指挥所里乱成一团,有人大喊是歼-20!印度战机赶紧掉头就跑,那场面活像见了猫的老鼠。地面部队看得直乐,这回轮到印度人憋屈了。
如今西藏的天空彻底变了样。中国空军的预警机在天上盯着,歼-16挂着最新型导弹巡逻,地下还有远程火箭炮随时待命。印度那边倒是想跟,可他们的飞机不是趴窝就是故障,连自家媒体都吐槽说这仗没法打。有个退役的老飞行员看着现在这阵势,眼眶有点发红:"四十年啊,这口气总算争回来了。"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