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正式退休金的农村老人,上有九十多岁的父母,活得很难

 意昂体育介绍    |      2025-08-04 20:39

在寿辰宴上,大家都送祝福:“福如东海,长命百岁。”

离开宴席,再看生活,多少家庭,因为有九十多岁的父母,日子苦不堪言。

从时间上去推断,九十多岁的老人,有正式退休金的,为数不多。

本文说的“正式退休金”,是指体制内退休、企业退休、灵活就业退休、农保最高档退休,每个月有八九百到五六千不等的稳定收入。

九十多岁的老人,其子女,也多半六十多了,甚至是七十多了。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很多夫妻是十几岁就生孩子,父母和子女的岁数相距不是很大。

子女受到时代的限制,能够正式退休的机会,也不多,尤其是农村人。

这样一来,家庭的整体,就是这样——几个还要自己想办法打零工赚钱的老子女,负担九十多、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老父母。

家庭的情况搞清楚了,再去看长寿这件事,子女就大概率是撑不住了。

01

曾经教我谋生的师父,今年七十二岁,师母六十八岁。

师父一辈子在湘南的罗霄山脉里的农村,种地为生,另外会打鱼的技艺。

村口有很宽的东江河,打鱼很方便,也能够带来收入。

在中年的时候,师父是不愁吃喝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了。

师父师母赚钱也不少,但基本上给三个儿女读书,花光了。在儿子结婚的时候,师父还借了两万多,用作彩礼。

儿女结婚之后,都陆续到县城生活了。毕竟为了下一代的教育,也便于小家庭发展。

一晃过了多年,师父到了六十岁,算是老人了。但是他不能闲着,还到处打零工。

儿女买房还负债,哪能让儿女给赡养费呢?

师父打零工,师母管果园,又挺过了五年多。这段时间,师父是使劲抠门,想要给自己留一笔养老钱。

到了快六十六岁的时候,师父真的干不动了。只能在家种小菜,管一管果园,满足日常需求,尽量不花掉为数不多的存款。

也就是这时候,师父的父母八十多了,基本把老本吃光了,也什么活都干不了。要子女摊派赡养费。

师父有四兄妹,老二早亡。活着的,都进入了老年阶段。

说起养老父母的问题,个个发愁,毕竟自己没有退休金,老人也没有,这日常的费用,怎么办呢?

再说了,好几个兄弟姐妹,难免是这样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大家互相攀比, 也不愿吃亏,加上自身经济条件差,对于老父母的事情,是能推就推,哪怕红脸,脖子粗。

02

师父进入七十岁,迫于生活开销的压力,要三个儿女每个月给两百生活费。

农村的退休金一个月一百多,两口子就是两百多,加上儿女给的六百,也日子也还过得去。

但是师父很发愁——自己的老父母,九十多了,谁给赡养费?师父自己,泥菩萨过河,真的顾不上老父母。

师父提出自己发愁的事,儿媳说:“爷爷一辈的人,我们是没有义务的,也确实承担不起,我们夫妻的工作也不稳定,还要养孩子......”

女儿做了补充:“孩子读书一个月要两千多,我一个月打工也就三千,对爷爷奶奶,我能怎么办?”

师父找到兄弟姐妹商议,妹妹远在深圳,没有到场。妹妹传话:“我是外嫁女,也没有拿到娘家的东西,我自己也靠子女养着,我什么管娘家父母?”

绕了一个大圈,赡养九十多的老父母的任务,一大半落在了师父的身上。

“百善孝为先”,再难,也不能把老人丢掉,饿死吧。

师父一咬牙,就到隔壁村去帮人养鱼,每天割鱼草,还负责夜班,睡 在鱼塘边的小屋里,防止盗贼。

一个七十多的老人,被太阳晒得黝黑,拱起脊背,走在地里,确实令人心痛。但是谁有办法,拯救这一切呢?

到了年底,师父发现自己没有几个钱,就没有给老父母缴纳医疗保险。也把情况告诉了其他兄妹。

没想到,过了两个月,九十多的老母亲,大病一场,住院两个星期。

大家结账的时候,发现老母亲没有医疗保险单,全部要自费。这下,大家都责怪师父——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什么不办。

师父沉默了,当然还承担了一份医疗费。

眼看,九十多的老父母,要用轮椅出门,还很糊涂,但吃喝拉撒睡一点都不少。师父特别无奈,着急的时候,流眼泪。

03

看过师父的家庭情况,养老的压力,可以发现几个问题。

第一,不是子女不孝顺,而是子女自己老了,要孝顺九十多岁的老父母,在身体、金钱等方面,都有难处,并且无解。

第二,养儿防老,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是难以落实到位的。儿孙也有自己的难处,也不一定发财了。

第三,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但是很多家庭并没有准备好,尤其是农村家庭。两代老人都没有退休金,也没有什么积蓄,都眼巴巴看着子女给点什么。

第四,隔代亲,不等于隔代赡养。孙辈要养爷爷奶奶,是有附加条件的,比方说,爷爷奶奶养大了孙子。三四十岁的孙子,管着六七十岁的父母,再去管八九十岁的爷爷奶奶,也不太现实,负担往往是撑不住的。

第五,社会对养老,确实想了很多办法。比方说,给农村老人退休,一个月一百多;给高龄补贴,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还是需要家庭承担一大部分养老责任。

《资治通鉴》里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不到关键时候,很多的养老难处,是看不到的。等看到了,又没有办法去改变,只能死撑。

作为新时代的人们,应该以上几代人为参考,谋划自己的养老问题,也及时提醒父母在进入老年之前,怎么做。

退休金,存款,房子,健康的身体,亲人的关爱,一样都不要很少,都要在中年就准备。

我们再也不要走老一辈的养老路了,打造养老靠自己的底气。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