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药王”半年崩塌!全球巨头大裁员,千亿市值蒸发,马斯克神话也难救

 新闻动态    |      2025-10-07 15:17

资本这头猛兽,平日里打着盹,可一旦亮出獠牙,那便是血雨腥风。几个月前,丹麦的诺和诺德还沐浴在圣光里,靠着一支叫“司美格鲁肽”的神药,直接把稳坐多年的老药王K药(帕博利珠单抗)给踹下了王座。

这药火到什么地步?硅谷钢铁侠马斯克都亲自下场带货,在社交媒体上嚷嚷着靠它一个月就甩了18斤肉。这话一出,好家伙,全球的减肥热情瞬间被引爆,跟不要钱似的疯抢。

可谁能想到,这泼天的富贵,来得快,去得更快。登顶才半年,天就变了。诺和诺德毫无征兆地宣布全球裁员九千人,股价更是从云端一头栽下,跌幅超过60%,惨不忍睹。公司还史无前例地,连续两次下调了年度业绩预期。

从万众追捧的明星,到断臂求生的囚徒,这半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被马斯克捧上神坛的“减肥神药”,怎么一夜之间就不香了?

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司美格鲁肽用一季度84亿美元的销售额,把老牌王者72亿美元的K药结结实实踩在脚下时,它得到的除了鲜花和掌声,还有一个硕大无比的靶心。在医药这个弱肉强食的丛林里,当老大,就意味着成了所有人的猎物。

第一个敌人,是时间。悬在诺和诺德头上的那把剑,叫专利悬崖。按计划,2026年司美格鲁肽在咱们中国和印度的专利就要到期。一场仿制药的“围剿”早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消息最灵通的印度四大仿制药巨头,刀都快磨出火星子了。国内更是有超过20家企业,带着自家的仿制药,一窝蜂地冲进了临床试验。诺和诺德的好日子,掐着指头都能算出来。

如果说专利到期是能预见的“远忧”,那另一场技术革命,就是顶在脑门上的“近愁”。诺和诺德的老冤家礼来,带着一款叫替尔泊肽的新药,一脚踹开了战场大门。这玩意儿跟司美格鲁肽的“单打独斗”不一样。

替尔泊肽玩的是“GIPR/GLP-1”双靶点,说白了就是双管齐下,火力更猛,减重效果也更凶残。数据不会说谎,今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的增速还在31%晃悠,替尔泊肽的同比增速已经飙到了160%,简直像开了外挂。

华尔街那帮人精已经开始交头接耳,说这双靶点神药,五年内就可能把司美格鲁肽拉下马,成为新一代的瘦身霸主。

淘金的,干不过卖水的

这种“多点开花”干掉“单点极致”的剧本,可不只在制药圈上演。就在司美格鲁肽焦头烂额的时候,那个一手把它捧红的男人——马斯克,也正品尝着相似的苦果。

就在9月10号那个晚上,世界首富的位子,悄无声息地换了人。甲骨文的股价坐着火箭飙升超过42%,市值一天暴增2440亿美元。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一觉醒来,稀里糊涂就成了全球最有钱的男人。

另一边呢?马斯克的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了1520亿美元。这戏剧性的一幕,被网友们精准吐槽为:“卖水的,干趴了淘金的。”马斯克天天给大家画大饼,什么“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火星移民”,听着都玄乎。

而埃里森的甲骨文,干的却是最朴实的活儿——给AI时代所有淘金的人,提供最基础的算力服务,也就是云。当OpenAI、微软这些巨头吹嘘自家模型多牛的时候,背后都得乖乖给甲骨文交天价的“水费”。

甲骨文的积压订单因此疯涨了359%。这就好比当年的淘金热,真正发大财的,不是那些挖得满头大汗的矿工,而是在矿洞口卖水、卖牛仔裤和铁锹的。市场的逻辑,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的全球交付量同比下跌13.5%,净利润更是暴跌20.7%。那个曾经代表着未来的特斯拉,如今正被资本用脚投票,狠狠地教做人。

“救世主”的B面人生

特斯拉的麻烦,只是因为风口变了吗?不,更要命的,是马斯克自己。那个曾经凭一己之力把特斯拉推上神坛的“钢铁侠”,如今正变成公司最大的定时炸弹。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马斯克一度与其走得火热,甚至短暂入阁,主导了一个所谓的“政府效率部”。可这蜜月期短得可怜,两人很快就因为FBI和爱泼斯坦的陈年旧案彻底掰了,在社交媒体上互相揭短,场面极其难看。

特朗普那边更是直接放了狠话,威胁要让“特斯拉的政府合同说停就停”。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直接让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又是1520亿美元灰飞烟灭。高层的内斗,让公司的产品节奏也彻底乱了套。

原定要抢占市场的低价车型Model2,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眼睁睁地看着中国新能源车企把市场份额一点点蚕食。更要命的是,马斯克一系列出格的政治言论,比如豪掷三亿扶持特朗普,公开力挺欧洲右翼政党,正在疯狂透支特斯拉的品牌价值。

盖洛普的民调显示,超过六成的美国民众对他持负面看法。这和特斯拉过去吸引的那些环保、科技、创新的粉丝群体,简直是南辕北辙。抗议、抵制、砸店,各种糟心事层出不穷。

董事会为了把这位“脱缰”的CEO拽回来,甚至开出了一份堪称羞辱的天价激励方案:除非他能交付一百万台人形机器人、运营百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并把公司市值干到8.5万亿美元,否则一毛钱都别想拿。这几乎是明着告诉他:别再瞎折腾了,赶紧回来干活!

最后的东方快车

在美国本土被搞得焦头烂额,马斯克只能把希望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遥远的东方。中国市场,这片曾在2019年靠着上海超级工厂,把特斯拉从破产线上拉回来的福地,又一次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今年8月19日,特斯拉官网毫无征兆地,上线了一款专为中国家庭打造的六座SUV——ModelYL。定价33.9万,续航751公里,加速4.5秒,这波不讲武德的“闪电上市”,把国内一众对手打了个措手不及。

没有发布会,没有预热,但市场的反应却热烈得吓人。各地门店瞬间被挤爆,重现了“一天销量顶过去一礼拜”的疯狂景象。到9月11号,官网就挂出通告,十月份的产能已经卖光了。理想汽车的CEO甚至公开承认,这才是理想L8真正的对手。

这一幕,多少有点讽刺。一个在美国因为创始人的政治立场而备受争议的品牌,最后却不得不依赖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来为自己“续命”。

结语

回头再看司美格鲁肽的坠落和特斯拉的动荡,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的魔咒。它们都曾依靠一个强大到近乎无敌的“单点优势”——一款划时代的药,或是一个天才般的领袖——迅速封神。

然而,当潮水的方向改变,这个曾经最坚固的支点,也恰恰成了最致命的软肋。诺和诺德的单一技术路径,在多靶点药物的降维打击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而整个特斯拉帝国,则被死死地绑在马斯克一个人的战车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无论是制药江湖还是科技武林,浪潮永远向前。这里没有永恒的王,只有永恒的变化。当光环散去,曾经的“药王”和“狂人”能否守住江山,早已不由过去的功劳簿决定。他们能否在下一个浪头打来时,再次找准自己的位置,才是关键。这场资本版的大逃杀,好戏才刚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