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再次预测未来房地产走势

 新闻动态    |      2025-09-18 05:06

这两年关于房价的话题,可以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有人还在观望:“再等等,房价可能还会跌。”

有人已经出手:“跌也跌得差不多了,捡漏的时候到了!”

但更多的人嘴上说着“随缘”,内心却焦虑不安:

“到底还该不该买房了?”

就在大家七上八下的时候,黄奇帆又站出来发声了。

他一句话让不少人瞬间警觉:“未来十年房价不会暴涨,也不会大跌。”

听起来平平无奇的一句话,但背后藏着的是整个楼市的大转向。

更关键的是他还点破了国家已经对房地产“动了三次手术”,意思就是咱们习惯的买房逻辑、看盘思路,早就不灵了!

1

一、他不是瞎说的,之前就全说中了!

黄奇帆这人不是一般的“砖家”。

他原来是重磅级官员,还是经济大拿,尤其在房地产这一块,说白了一开口行内人都得听一听。

比如几年前他说:

房地产企业未来会减少三分之二;

新房成交量会从17亿平米掉到10亿以下。

那时候大家觉得他是危言耸听,觉得房子永远不够卖。

结果呢?

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7亿平米;

到了2023年直接跌到不到10亿平米;

房地产企业数量也从9万多家,肉眼可见地“瘦身”中。

打脸没声音但数据很诚实。

所以这次黄奇帆再开口必须得重视。

2

二、第一刀:开发商“换血”,泡沫被挤破了

以前的开发商是怎么做的?

三四十个亿的项目,自有资金可能就两三亿,剩下的靠银行借、债券融,杠杆拉得比高楼还高。

拿地-融资-盖楼-预售-再拿地,一套动作连环打疯狂滚雪球。

结果呢?

遇上楼市拐点雪球崩了。

楼盖一半钱烧光了,烂尾楼遍地开花。

现在国家出手直接“斩断杠杆”:

开发商负债率必须控制在50%以内;

拿地不能再靠银行贷款,得用自己的钱!

这意味着什么?

靠“空手套白狼”的日子没了,开发商必须靠真本事、真资金、真产品。

黄奇帆说得很直白:未来9万家房企可能只剩2万家。

大浪淘沙剩下的才是真正有实力的。

对老百姓来说最大好处就是烂尾风险小多了!

别小看这点。

以前买房赌的是“开发商不暴雷”;

以后买房更看得清是“哪个靠谱,哪个能交付”。

3

三、第二刀:国家队“下场”,兜底了整个楼市

2024年最震撼的消息之一就是:国家亲自出手,花大价钱“买房”。

这不是段子,是实打实的操作。

以6折、7折的价格,把开发商卖不出去的库存房一股脑买下来,然后转成保障房、租赁房、人才房……

有朋友可能会问:“政府花这么多钱干嘛?不怕亏?”

亏不亏是另一码事,关键是这叫“稳”。

稳开发商的资金链,别让企业批量爆雷;

稳购房者的信心,别让市场彻底失控;

稳市场的基本面,别让资产泡沫戳破变系统性金融风险。

你看这一步棋是一箭三雕。

过去“去库存”靠炒房客;现在“去库存”靠国家队。

过去“砸盘”容易引发崩盘;现在“托底”能实现软着陆。

这不是救房价是保市场。

4

四、第三刀:砍掉房地产与金融的“脐带”

这一步更狠。

黄奇帆指出房地产最多的时候,曾吞掉全国40%的金融资源。

贷款、信贷、股市、债市、银行、保险……全围着房转,连实体经济都被“房子吸血”了。

现在呢?

政策开始“切断脐带”:

金融资源回流制造业、高科技、新能源等领域;

房地产占用的比例,将从40%降到20%-25%。

什么意思?

房子不再是全民的投资工具了。

未来的房地产回归“住人”本质。

不靠“炒”,靠“稳”;

不靠涨价预期,靠产品力和配套力。

再也不是闭着眼买就赚钱的年代。

5

五、房市新常态:涨不动,也跌不穿

如果说以前的房市是“坐过山车”,那未来的市场就是“开电瓶车”慢,但稳。

黄奇帆说未来房价会呈现三个趋势:

涨幅不会超过GDP

GDP增5%,房价最多涨3%,动辄翻倍的时代没了。

投资价值明显下降

租售比太低、持有成本高,炒房客连利息都赚不回来。

居住属性成主流

真正适合居住的好地段、好配套的房子才有价值。

说到底这才是真正健康的市场。

6

六、那到底该不该买房?分人!

这年头房子不是非买不可,但也不是都不该买。

得分人、分需求。

✅如果你是刚需:

恭喜你现在正是“入场窗口”。

利率降了,月供负担更轻;

各地限购、限贷松了,选择更多;

一些好盘也开始促销了,能砍价了。

建议:

挑国企或央企开发商的现房,别买期房;

月供别超家庭收入1/3,别让房子成负担。

✅如果你是改善型:

建议谨慎入场。

有改善需求没错,但现在很多郊区大盘、远离市中心的项目水分还很大。

建议:

优先挑核心区、有学区、有地铁、有配套的二手房或现房。

❌如果你是投资客:

老实说没戏了。

你赚不到当年的钱了,还可能倒贴。

三四线城市库存压顶,没人接盘,套牢太容易。

就连一线城市投资回报率也低得可怜,不如买短债基金或者ETF。

7

别再用十年前的思路看房子了。

那个“一夜暴富靠炒房”的时代已经结束。

现在的房地产是一个被精准调控过、慢慢回归理性的市场。

黄奇帆的话可能听起来没那么“刺激”,

但越是平静的判断,越是接近真实的未来。

买不买房没有标准答案,

但请记住一句话:别盯着房价涨不涨,得看你自己扛不扛。

这个时代比房价更重要的是你的现金流、抗风险能力,还有选择的眼光。

楼市的风向已经变了,别再逆风硬冲,也别错过顺风的时机。

认清现实理性出手,才是普通人唯一的“翻盘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