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的空气,真的,你用鼻子都能闻到一股火药味,浓得化不开。就在当地时间9月27号,马杜罗总统大概是觉得没什么好谈的了,直接对着全国的军队摊牌,原话差不多就是:都给我打起精神,准备打仗,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争。为了什么?就为了“主权与和平”这几个字。
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但这次感觉不一样了。
几乎就是他喊话的同一时间,他的外交部长伊万·希尔,正在联合国大会上,指着美国的鼻子骂。话说得非常不客气,说华盛顿那帮人,办公桌上就放着一份打击委内瑞拉的清单,无人机什么时候起飞,地面部队从哪儿登陆,估计都规划好了。
你可能觉得这是外交辞令,互相放狠话嘛。但诡异的是,大洋那头的美国媒体,像是提前通过气一样,集体开始爆料。说特朗普正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手指头就在一份军事行动计划上敲着,最快,可能下周就干。目标?都不带掩饰的:直接推翻马杜罗政权。
这么一来,战争这事儿,就从咖啡馆里的谈资,变成了手机上的倒计时。
华盛顿给出的理由,每次都那么冠冕堂皇,这次是“缉毒”。可你看看他们在南加勒比海摆出的那个阵仗,别说军事专家了,就是酒吧里喝多了的酒保,听了都得笑出声。三艘伯克级驱逐舰,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这还不算,水底下还藏着一艘洛杉矶级核潜艇。海面上呢?一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杵在那儿,像个海上堡垒。
四千水兵,两千二百海军陆战队,硬是把那片蔚蓝的海域,挤得跟早高峰的停车场似的。晚上雷达信号一开,天都给照白了。就这阵势,你说你是去抓几个开着小快艇的毒贩?骗谁呢?那炮口,再抬高几度,都能打到加拉加斯总统府的窗户上了。
动真格的信号,其实早就有了。9月2号,一艘挂着委内瑞拉国旗的船,在公海上,直接被美军给打沉了。船上11个人,一个没活下来。五角大楼后来开了个发布会,轻描淡写地说,这船“拒绝检查,行为可疑”。可你问他,毒品呢?证据呢?拿不出来。
而且就在过去这24小时,波多黎各的机场,几乎被美军的运输机给塞满了。能运主战坦克的C-17A,外号“超级大力神”的C-130J,还有给战斗机喂奶的空中加油机,天上还晃悠着P-8A反潜巡逻机。这哪里是缉毒,这分明就是一场大规模入侵前的最后集结。
所以,为什么?特朗普到底在急什么?这答案啊,可能不在地图上,你得去看选票和油田分布图。
大选就剩一百来天,民调数字不好看,特朗普急啊,急需一场胜利,而且必须是那种“安全、上镜、打得快”的胜利。中东?打腻了,观众都看烦了。乌克兰?太远,而且对手是俄罗斯,玩不起。这么一看,自家后院的委内瑞拉,简直是天赐的剧本。
你想想,时差小,搞个战场直播都方便。美国选民一早醒来,打开电视,就能看到星条旗又一次“拯救世界”的英姿。更绝的是,佛罗里达州,那个关键的摇摆州,住着几十万从委内瑞拉跑过去的流亡者。这些人对马杜罗恨得牙痒痒,只要特朗普在电视上喊一句“开打”,那几十万张选票,可能瞬间就从蓝色变成红色了。
当然,政治是虚的,油管子才是实的。2015年,美国的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在圭亚那边上,一块叫埃塞奎博的海域,发现了石油。多少呢?110亿桶。要命的是,这片地方,委内瑞拉嚷嚷了一百多年,说是他们自己的。
马杜罗去年还真就这事儿搞了个全民公投,95%的支持率,说要“收复失地”,坦克都开到边境线上去了。这下把圭亚那吓得够呛,连夜给华盛顿打电话求救。美国正愁没借口呢,瞌睡送来了枕头,立马就坡下驴,又是安全合作协议,又是驻军,又是搞演习,等于把枪直接架在了委内瑞拉的脑门上。
面对这种步步紧逼,委内瑞拉当然不可能躺平了等死。马杜罗把三军都动员起来了,最精锐的海军陆战队,调到了最北边的海岛上,摆明了要死守海岸线。大批的防空导弹,连夜运往各个要地,甚至有人拍到,中国产的卡车上,拉着俄制的萨姆-3导弹。这玩意儿虽然老,但打打F-35B和AV-8B这种垂直起降的飞机,还是有点机会的。
更让人吃惊的是,全国动员了上百万民兵。什么概念?就是从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到脸上还有青春痘的学生,都在领枪,学怎么用步枪,怎么扔手榴弹,甚至怎么扛起RPG火箭筒。
这种全民皆兵的架势,透着一股悲壮。说实话,委内瑞拉的军火库里,家伙事儿不少,有号称能反隐身的中国JY-27A雷达,也有一整套的俄制S-300V、山毛榉防空系统。面对美军是有代差,但也不是一根指头就能戳死的。他们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F-16战斗机想上天,可能连轮胎都得找伊朗买二手的。所以策略很清楚:化整为零,把装备都藏起来,再弄一堆假目标,耗光你的精确制导弹药。同时,赶紧给伊朗和古巴打电话,要无人机,要军事顾问,要一切能要到的支持。
战争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问题。特朗普想打,但五角大楼里也不是铁板一块。海军当然想借这个机会秀肌肉,刷战功。但陆军那帮经历过阿富汗和伊拉克的老油条们可不傻,他们心里清楚得很,一旦陷入地面战,委内瑞拉那复杂的安第斯山脉和热带雨林,就是个绞肉机。那地方,简直是游击战的天堂。
后勤补给线拉长,每天都有士兵在看不见的地方被打黑枪,这种噩梦,很可能就是第二个阿富汗。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难民。邻国哥伦比亚已经快被撑爆了,收了两百多万委内瑞拉人。这要是真打起来,边境城市瞬间就得瘫痪。
华盛顿的智库算过一笔账,占领加拉加斯,不难。难的是,然后呢?管理一个三千万人口的国家,每天光是喂饱他们,就得消耗上万吨面包。这张天文数字的账单,谁来付?美国选民想要的,只是电视上30秒的胜利镜头,不是一份长达30年的重建负债。
国际上,大家态度也很微妙。拉丁美洲那些国家,大部分都不喜欢马杜罗,但他们更害怕美国的“门罗主义”。那种“我的后院我做主”的霸道,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恐惧。今天你能干预委内瑞拉,明天是不是就能干预我?所以像巴西、智利这些地区大国,早就公开表态了,不支持任何形式的外部军事干预。
故事讲到这儿,还没结局。白宫里的人还在“认真权衡”,庞大的舰队还在加勒比海上烧着纳税人的钱。马杜罗呢,还在总统府的阳台上,向着他的支持者挥手。社交媒体上,有人把抓捕马杜罗的5000万美元悬赏,做成了一个老虎机游戏,开玩笑说要“组团去搞一票大的”。但底下,有个委内瑞拉网友冷静地留了言:战争一旦爆发,最先倒下的不是总统,而是我们这些连饭都吃不上的普通人。
历史好像总在绕圈圈。人们又翻出了伊拉克战争前那管“洗衣粉”,翻出了利比亚的“人道主义空袭”。每一次,都承诺是外科手术,速战速决;每一次,都留下一个烂摊子,一地鸡毛。只要那110亿桶石油还在海底晃悠,只要华盛顿的政治算盘还在噼啪作响,加勒比海的浪,就平不了。
问题又回到了那个原点:这火,到底是点,还是不点?谁会先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