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美国通胀率意外反弹,鲍威尔降息计划遇阻,特朗普施压升级

 产品展示    |      2025-09-18 23:57

华盛顿传来的这个数字,让华尔街的交易员们眉头紧锁。

刚刚过去的8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打破了此前连续数月的下降趋势。相比7月份2.7%的涨幅,这一反弹来得有些突然,也让人意外。更关键的是,这是今年1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在华盛顿的联邦大厦里,美联储官员们正为下周即将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做最后的准备。这份通胀数据的到来,无疑给他们的决策天平增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砝码。

除了整体通胀率的上升,另一个数据同样引人关注。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后,核心CPI同比涨幅为3.1%,虽然与7月持平,但依然明显高于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

这种局面让美联储陷入了一个微妙的境地。一边是市场对降息的强烈预期,另一边是通胀率的顽固高企。按照传统的货币政策逻辑,通胀上升时央行应该加息或至少维持现状,但当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却指向了相反的方向。

最新的就业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失业率小幅上升至4.3%,虽然仍处于历史低位,但企业招聘活动的明显放缓已经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注意。近几个月来,不少公司都在收紧招聘计划,这背后反映的是企业对未来销售前景的担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的表态,让市场坚信降息在即。上个月,他在公开场合释放的信号很明确:美联储对就业市场的关注度正在上升。这被市场解读为降息的前奏。

然而,8月通胀数据的反弹给这一预期蒙上了阴影。从月度环比数据看,情况更加明显:7月到8月,消费者价格环比上涨0.4%,是7月份0.2%涨幅的两倍;核心价格则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上涨0.3%。

推动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包括汽油、食品杂货、酒店住宿、机票以及服装和二手车。这些都是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支出项目,通胀的压力正实实在在地传导到每个家庭。

在通胀数据公布的同时,另一场围绕美联储的政治博弈也在上演。特朗普对美联储政策的不满由来已久,他多次公开呼吁"无情降息",希望通过更低的利率刺激企业借贷和消费,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这种外部压力让美联储的独立性面临考验。就在周二,一个戏剧性的情节发生了:特朗普此前试图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的行为被法院判定为非法,库克得以继续履职直至相关法律纠纷解决。这一裁决为美联储保持政策独立性提供了法律保障。

尽管面临通胀压力,华尔街的投资者们依然相信美联储会在下周启动降息。根据期货市场的价格显示,投资者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实施三次降息,将短期利率从目前的4.1%至4.3%区间逐步下调。

不过,降息的幅度可能会比此前预期的更加谨慎。鲍威尔在8月的一次讲话中提到,关税政策可能只会导致物价出现"一次性上涨",而非引发持续性通胀。如果这一判断得到验证,那么美联储推进降息的阻力将会显著减小。

从华盛顿到华尔街,从企业董事会到普通消费者的餐桌,这场关于利率和通胀的博弈正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美联储下周的决定,不仅将决定美国货币政策的走向,也将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定下基调。

在这个关键时刻,鲍威尔和他的同事们面临的选择并不轻松:是优先考虑通胀控制,还是更多关注就业市场的变化?这个答案,或许在下周的政策会议后就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