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易主,高端零食卖不动了?

 产品展示    |      2025-07-26 07:16

业绩持续下滑,让顶着“高端零食第一股”光环的良品铺子,跌落神坛。7月17日,该公司发布公告,武汉国资旗下长江商贸拟以14.9亿元,受让29.99%的股份,成为实际控制人。

良品铺子易主,是不是意味着高端零食的故事已成往事?当平价量贩席卷休闲零食赛道,新的控股股东又该如何应对新一轮的资本叙事?

武汉国资接盘

停牌7天之后,良品铺子发布公告称,武汉国资旗下的长江商贸拟耗资14.9亿元,拿下良品铺子29.99%的股份。一旦交易完成,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将由宁波汉意变更为长江国贸。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则让出实控人之位。良品铺子也将成为A股首家由地方国资控股的全国性休闲食品公司。

虽然如此,交易完成后,创始人团队并未彻底“离场”。他们通过宁波汉意仍持有6904.72万股,占比达17.22%,位居第二大股东。杨红春甚至将继续留任高管,带领核心管理层管理公司日常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5月,宁波汉意就曾与广州国资广州轻工就协议转让股份事宜进行过磋商,甚至签署《协议书》。根据良品铺子公告,广州轻工方面目前已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宁波汉意所持公司7976.40万股股份。对于这一争议,良品铺子方面认为,不会影响最新交易的正常推进。

对于武汉国资入场,有行业分析师认为,长江国贸的供应链网络及武汉金控的金融资源,将给良品铺子提供核心支撑。这种产业+资本的协同赋能,或将助力良品铺子从产品竞争转向全价值链竞争,为深陷同质化竞争格局的休闲零食行业提供破局新思路。

高端零食卖不动了?

良品铺子创始人团队出让控股权,有诸多的无奈。自2006年创立,良品铺子一步步发展成全渠道、全品类的休闲零食头部品牌,2024年营收达到71.59亿元。2020年,顶着“高端零食第一股”光环上市,良品铺子一举斩获15个涨停板,市值超300亿元。

然而,2023年以来,良品铺子陷入经营困局。当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到2024年,营收继续下滑,净利润甚至亏损4600多万元,创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2025年一季度,下滑趋势依旧未能止住,净利润单季亏损4018万元。

与业绩亏损相伴,良品铺子股价也一路向下。截至7月17日,良品铺子股价为13.69元/股,较最高峰时的85.8元/股,跌超80%。业绩与股价遭遇“戴维斯双杀”,曾经的重仓股东纷纷逃离。高瓴资本已经基本清仓,陪伴良品铺子13年的“风投女王”徐新,也在2023年密集套现。

良品铺子遭遇的困境,凸显了零食行业格局的巨变。以零食很忙、赵一鸣零售为代表的平价量贩以令人难以拒绝的价格横扫整个市场。在低价面前,良品铺子赖以维生的“高端滤镜”碎了一地。

如何破局?

良品铺子市值大幅缩水,长江商贸以更少的代价拿下控股权。这只是这家“高端零食第一股”迈出的第一步。无论是新的大股东,还是公司创始人,带领良品铺子破局才是关键。武汉国资入场,能给良品铺子带来怎样的改变?

有评论认为,双方这次牵手,核心价值在于“供需精准匹配”——长江商贸坐拥强大的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而良品铺子拥有成熟的品牌渠道网络。二者如何打造成深度互补的闭环,那未来还有好戏看。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武汉市属大型国际贸易平台企业,长江国贸聚焦供应链综合服务、国际及国内贸易、现代仓储物流、涉外经贸交流等资源优势,有望为良品铺子的战略转型注入新动能,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赋能实体产业发展。

依托这一系列国资资源,良品铺子可以安心聚焦产品创新与供应链整合,实现两个关键转型:从“品质零食”向“品质食品”升级,从产品商向产业生态组织者进化,从而加快发展成食品领军企业。

当然,要想完成这样的转变,显然需要时间。